症论治_《类证治裁》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饵偏助阳火,则源日涸,宜柔腻以养肾肝,尤资血肉填补。叶氏以上治气,下治血二语括之,最为简当。今析言之,在上,必乘肺,为嗽。喻氏清救肺汤加减。肺中有火,为干咳。申先生琼玉膏主之。外内合邪,千金麦门冬汤。肺痿咳唾,心中温温液液者,...

http://qihuangzhishu.com/592/40.htm

立秋伊始早防_【中医宝典】

...会导致咽干、口、声哑等不适。肺又外合皮毛,秋季出现的皮肤干涩、皲裂,甚至毛发不荣,都和秋燥有关。此外,肺与大肠还有密切联系,中医称二者“互为表里”,而肺燥下移于大肠,肠则便秘…… 秋燥发病特点 秋天发病特点在于“秋燥伤肺”,意思是指秋季...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9257.html

夏季谨防暑_夏季养生_【中医宝典】

...天气炎热,人们常因怕热贪凉而患上感冒,即中医所说的“暑”,其表现除了一般的感冒症状外,还有心烦、口渴、汗出、胸闷、恶心等现象。 本病的发生,多因人体正气不足,暑热或暑湿秽浊之邪乘虚侵袭而为病。中医认为,暑有阴暑、阳暑之分,阴暑即暑,...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740.html

_《医学传灯》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见于此也.今之医家.不知津液为何物.动手便用剂.杀人惨于刀刃矣.然而之一气.诸书从未辨明.即以素问之遗.亦言秋于虚.后代名医错出.并无一人改正其讹.所以疑误至今.用药鲜当也.惟法律始详辨之.盖言风主于春.寒主于冬.暑湿火兼主于夏.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chuandeng/320-3-6.html

重新审视中医基础学科群的“近代模式”_【中医宝典】

...以来中医基础学科群理论体系建立与规范的过程中文献研究方法的作用,对于正确认识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十分必要。 中医基础学科群现有理论体系是以西医学为参照系进行整理的结果 传统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体系是对临证经验的哲学文化概括,是在古代多学科相互渗透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455.html

坚膏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点点经》坚膏 《中药制剂手册》坚膏 中医科学讲义》坚膏 ▼ 相关方剂 返回目录 《点点经》卷三:坚膏【处方】昆布、海藻、桃仁、红花、半夏、乳香、黄连、大黄、没药、黄柏、知母、寸香、瓦茎(煅)各等分,活脚鱼(不拘大小...

http://zhongyaofangji.com/h/huajiangao.html

“阳消阴长”之际养身心_养生基础_【中医宝典】

...,易伤肺,则可致风寒外袭,致感冒咳嗽、肺炎等疾病发生。 饮食是补充人体阴气主要手段。秋燥,补充津液气阴为第一要务。秋天人们易感觉唇干舌燥、干咳无痰,这是肺胃之阴不足,可选用生地、沙参、麦冬、玉竹、百合、雪梨等进补。症状不明显的,选以上...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973.html

病_《眉寿堂方案选存》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形脉俱虚,不饥不食。积劳虚人,得深秋凉气外侵,引动宿邪,内蒸而为烦渴,已非柴、芩、半夏之症。急救津液,以清伏邪。竹叶 生地 梨汁 连翘 麦冬 蔗汁□不治失血,独取时令湿邪,得以病减。凡六气有胜必复,湿去致来。新秋暴暑烁,且养胃阴,白露...

http://qihuangzhishu.com/828/6.htm

松子粥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加糖。效用说明:生津润燥。凡因而引起的大便经常秘结,即可辅食此粥。尤宜于治疗老年人便秘。 引用:《保健药膳》松子粥 下载:《保健药膳》chm电子书 ▼ 相关方剂 返回目录《中医饮食营养学》松子粥 【配方】松子仁25g,粳米...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songzizhou.html

中医学必须注重基础研究_【中医宝典】

...的研究方面,国内中医在上世纪70年代做过,但五六年过后就悄声无息了。而德国、法国却大量地收购中国的银杏叶,国人当时不知道他们要做什么,后来发现是提取银杏黄酮,研制成中药再向中国出口。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出现,我们不能不重视基础研究。研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353.html

共找到854,24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