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阳之升浮 散郁滞之阴火——升阳散火汤浅识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虚火内生转而被郁?从所用方药组成来看,这种理解显然是不正确的。 考李东垣在书中多处提到“血虚”,李东垣笔下的“血虚”是在内伤的基础上胃气(脾胃之)虚所导致的,是“中焦受气取汁”不足的结果。也就是说,所谓的“血虚”是以气虚为前提和以气虚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131.html

十九条_因病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十九条作为辨证求因依据,列为十九条。 十九条】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前人把疾病某些类同的症候,归纳于某一病因或某一肺的范围内,作为辨证求因依据,列为十九条,其中属于六淫的十三条,属于五脏的六条。掌握这些,对一些比较复杂...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5602.html

中医七大流派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众多,影响最大,学术昌盛的伤寒学派。 寒凉学派:又称河间派,金元大家刘完素主攻火热,提出“六皆从火化”之说,创“火热论”,疗疾多用寒凉药物。他不仅对中医理论的提高有很大贡献,并对后世创立温病学说大有启迪。因刘氏家住河间,又称河间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84.html

论《原式》十九条_《质疑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俱归重于火者十之七八,至于不及虚邪,全不相顾。又云∶其为治,但当泻其过甚之,不可反误其兼化。立言若此,虚者何堪?如大要,各司其属。其在太过所化之为盛。盛者,真气也。其在受邪所化之为虚。虚者,假也。故有其化者,恐其之假,故有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zhiyilu5586/274-19-0.html

中医对新生儿黄疸的因病是如何认识的?_儿科新生儿常见疾病_【中医宝典】

...关于新生儿黄疸的因病,从湿热蕴结、脾胃虚寒、瘀积发黄三方面来考虑。 (1)湿热蕴结 由于孕母内蕴湿热,传入胎儿;或婴儿胎产之时,出生之后感受湿热邪毒而发。正如《证治准绳》所说:“皆因乳母受湿热而传于胎儿也。”《医宗金鉴》也说:“儿生遍...

http://zhongyibaodian.com/erke-2/b3328.html

积_杂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积是指胸腹腔有形块的一类病证。 积】 “积”是指胸腹腔有形块的一类病证。《难经.五十六难》就它的发病、部位、形态等用五脏来区分,如心之积叫“伏梁”,肝之积叫“肥”,脾之积叫“痞气”,肺之积叫“息贲”,肾之积叫“奔豚”,合称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755.html

_【中医宝典】

...、“喘促”等。 是一种常见病证,也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中医对喘有系统的理论,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在辨证论治的前题下,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内经》对喘有较多论述。如《灵枢·使》说:“故肺病者,喘息鼻张。”《灵枢·本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074.html

金匮要略》络理论探讨_【中医宝典】

...金匮》有关论述,试从因病、临床症状、治则和治法等三个方面对张仲景络理论作初步的探讨。1 对络因病的认识 由于络脉不仅分布于人体的体表,还分布于人体之里,构成多层次的广泛网络系统,所以无论是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肌表,还是情志或...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609.html

并重的条文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的学人多只注重前六个条文,而对后六个时相条文往往不予重视,这便白费了仲景的一番苦心。《素问·至真要大论》在言及这一概念时,曾再次强调:“谨候气宜,勿失。”“审察,勿失宜。”这就告诉我们,讨论机要抓住气宜,而讨论宜亦要...

http://qihuangzhishu.com/145/106.htm

和解法在脂肪肝治疗中的应用_【中医宝典】

...,主运化,血之运行上下赖于脾气之升降,脾之生化气血依于肝气之疏泄,两脏相互依赖,木具疏土之职,土有培木之德。 脂肪肝的因病一是饮食不节,酗酒过度或过食肥甘,或因肝炎病后调摄失当,使脾失健运,痰湿内生,蕴成湿热,熏蒸肝胆;二是情志失调,...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0609.html

共找到861,01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