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授教育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1925年恽铁樵在上海创建中医函授学校。 民国时期针灸教育的另一个特点是函授教育。首开针灸函授教育之先河的是承淡安的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及其在各地的分社,主要以通信函授、寄发针灸教学材料和函询解答问题等方式培养针灸人才。 在承淡安的帮助下,...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22.html

针灸文化--清代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在清代早期,针灸学的发展呈现出“由博返约”的趋势,针灸朝简单、安全的方向发展,与明代针灸“综合”、“汇集”、“神秘”的总特点形成鲜明对比。 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改进针灸方法,简化操作程序,减轻病人痛苦,在保持原有疗效的基础上,...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77.html

针灸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以下四方面阐述此期针灸学的主要成就。经络学的成就:经络学是针灸学的理论核心,是人们在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发现和认识的,从马王堆古医书、江陵张家山汉简《脉书》、《仓公传》中的《黄帝脉书》等到《黄帝内经》,可以清楚看到,经络学从零散的记载发展到十一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55.htm

合谷(手阳明之原穴)_《手穴手纹诊治》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学》云:“合谷者,手大指次指开阖之处,两手歧骨谷空,故名合谷。又名虎口者,手张之状,其形大如虎口之状也。”...

http://qihuangzhishu.com/136/16.htm

陈退翁与《伤寒针灸穴解》_【中医宝典】

...关键词:陈退翁 《伤寒针灸穴解》 据文献记载,由清至近代(公元1644~1948年),清代医者重药而轻针,针灸逐渐转入低潮,好的针灸著作更是少见,是针灸学认为,期门一穴,除主治肺系病症、心系病症、脾系病症外,尚能治疟。疟症若由于病邪入于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94.html

承淡安 简历_【中医宝典】

...承淡安(1899~1957),原名澹盦,江苏江阴人,后迁居无锡。1931年创办中国针灸学研究社,翌年迁至无锡,又设置通函科,广征社友,共图振兴学术大业,指导从业人员提高针灸技艺,并创办《针灸杂志》,1934年东渡日本进行学术考察活动。回国...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922.html

上古名医——伏义氏_【中医宝典】

...九针”,我国医界千余年来尊奉为医药学、针灸学之始祖。伏 羲是先民对创始八卦理论借以丰富人体认识,并对保健作出贡献的氏族群体的概括。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963.html

邱茂良_【中医宝典】

...(1913-),邱茂良,针灸学(全国中医院校统编教材).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5 邱茂良.中国针灸荟萃.治疗学.上册.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6 邱茂良.中国针灸治疗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3606.html

黄鸿舫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辨证取穴、行针手法、临床治疗等方面均有独到之处,为近代著名针灸学家。黄鸿舫医术传子黄羡明。 名医:黄鸿舫的更多内容... 学术观点:辨证立法 证治经验 一、行针手法 二、临床治法 医案...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huanghongfang/index.html

皇甫谧与“黄帝三经”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一代经学大师,熟谙经典,“事类相从”的类书编纂体例给皇甫谧《针灸甲乙经》的著述以很大启发。 在中国历史上既是著名的文学家,又是医学家,皇甫谧堪称第一人,他的著作《针灸甲乙经》将《灵枢》、《素问》、《黄帝明堂经》类编为一书,是现存最早的针灸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54.html

共找到1,09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