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奇穴_手穴手纹诊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备考:推拿三字经:“胃穴,自古无论之也,殊不知其治病甚良,在板门外侧黄白皮相毗乃真穴也,向外推治呕吐呃逆�哣气噎等症甚速。”肝经(肝穴)定位:位于手无名指掌侧,近侧指节横纹之中央点。左右手各1穴。(按:另说食指螺纹面)主治病症:头痛,...

http://zhongyibaodian.com/shouxueshouwenzhenzhi/136-4-2.html

桂枝加汤证_临证实验录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活动不灵,舌质淡红,苔白微腻。询知时发热,自汗出,腰背恶风,左腿酸困发冷,饮食、二便正常。触之腰背肌肉挛急,不肿不红。诊得脉象弦缓无力。综观脉症,为太阳病中风,营卫不和,正气虚弱证也。咳嗽引痛者,乃经脉肌肉失养之挛急症也。伤寒论云:“太阳...

http://qihuangzhishu.com/115/298.htm

中风_医学三字经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人百病 首中风 内经云∶风为百病之长也。昔医云∶中脏多滞九窍,有唇缓、失音、耳聋、目瞀、鼻塞、便难之症;中腑多着四肢;中经则口眼 斜;中血脉则半身不遂。骤然得 八方通 中风病骤然昏倒,不省人事,或痰涌、掣搐、偏枯等症。八方者,谓东、西...

http://qihuangzhishu.com/799/5.htm

水肿_医学三字经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名为阴水。便短缩 阳水伤 小便短缩、口渴属热,名为阳水。五皮饮 元化方 以皮治皮,不伤中气。方出华元化中藏经。阳水盛 加通防 五皮饮加木通、防己、赤小豆之类。阴水盛 加桂姜 五皮饮加干姜、肉桂、附子之类。知实肿 萝枳商 知者,真知其病情,...

http://qihuangzhishu.com/799/14.htm

绿竹含粉,红莲落故衣。全诗赏析

...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即事 原文如下: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赏析 首(引庾信拟咏怀诗) 首联是他独自隐居山中时的心态写照。顾安唐律销夏录谓“此...

http://wenxue360.com/mingju/mingju-1404.html

小儿_医学三字经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之。遵法治 危而安 遵六经提纲之法而求之,详于伤寒论。若吐泻 求太阴 太阴病以吐食、自利、不渴、手足自温、腹时痛为提纲,以理中汤主之。吐泻甚 变风淫 吐泻不止,则土虚而木邪乘之。左传云∶风淫末疾。末,四肢之末也。即抽掣挛急之象。慢脾...

http://qihuangzhishu.com/799/28.htm

卷七十一十国世家年谱第十一_五代史

...乎。十国皆非中国有也,其称帝改元与不,未足较其得失,故并列之。作十国世家年谱。 以下表略或问:十国固非中国有也,然犹命以封爵,而称中国年号来朝贡者,亦有之矣,本纪之不书,何也?曰:封爵之不书,所以见其非中国有也。其朝贡之来如夷狄,以夷狄...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7582.html

气喘方_医学三字经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苏子降气汤 治上盛下虚,气喘等证。紫苏子(二钱,微炒) 前胡 当归 半夏 陈皮 浓朴(各一钱) 沉香 炙草(各五分)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水二杯,煎八分服。葶苈大枣泻肺汤(金匮) 治支饮满而肺气闭,气闭则呼吸不能自如,用此苦降,以泄实...

http://qihuangzhishu.com/799/39.htm

妈妈健忘生理现象_【中医宝典】

...疼痛、激素水平改变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 英国每日邮报日前援引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神经系统专业教授约翰的话“疲惫是导致记忆力水平下降的最主要原因”。研究人员说,妈妈在孩子出生第一年内平均损失700小时睡眠时间,即每晚损失两个小时。其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3856.html

心腹痛胸痹方_医学三字经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乌梅丸 治虫痛。方见伤寒。苏合香丸 治注痛。拙着从众录有方论。又鬼注不去,宜虎骨、鹿茸、羚羊角、龙骨各三钱。以羊肉汤煎,入麝香少许服。取腥膻之味,引浊阴之气从阴而泄,此喻嘉言寓意草法也。香苏饮 治气痛。一切感冒俱佳。香附(二钱...

http://qihuangzhishu.com/799/37.htm

共找到484,73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