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寒之案——王和伯治疗秋燥胜气病医案(1)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省级名中医”。1918年戊午岁九十月之交,疫流行。王和伯遵《内经》及吴氏之旨,投以苦温,颇获奇效,本版特选出其治疗秋燥胜气病5例,今起陆续刊出。 包男。有二义,秋分以前之,尚邻于夏,故为干热之,秋分以后之,已邻于冬,乃是清寒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81103.html

止血浊明目汤_【中医宝典】

...李丰常,1942年生,湖北随州人,现为湖北省襄樊市中医院眼科主任医师,襄樊市中医学会中医五官科学会主任委员,湖北中医学院兼职教授。 李氏出生中医世家,1969年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中医系,后师从陈伯蔚、吴茂慧等眼科专家,从事中医临床三十余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670.html

软坚骨—骨健步酒_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骨健步酒 [药物组成] 川牛膝 炒杜仲 当归尾 红花 醋延胡威灵仙 玄参各30克 炮山甲15克 [功能主治] 消瘀通络,软坚骨。治疗骨刺。 [用法用量] 口服,每次一小盅,日服二次。 [制备方法] 上药共碾为碎块,纱布包好,用烧酒1....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6273.html

症门(十五则)_《辨证录》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其间,则肾气未必遽入于大小之肠也。加入白术以利其腰脐之气,则前后二阴无不通达,何至有干燥之苦,数圊而不得便哉。此症用天一汤亦效。地骨皮 玄参 芡实(各五钱) 山药 牛膝 丹皮(各三钱) 熟地(一两) 肉桂(一钱)水煎服。人有日间口,舌上无...

http://qihuangzhishu.com/591/50.htm

救肺 膏方最宜_【中医宝典】

...秋天气候干燥,按五行归类,肺与秋季对应,肺脏特性是喜湿恶,故秋季对肺来说是一个较难适应的季节,正常的人也可能会出现一些轻微的干燥现象,而本来就阴虚阳亢或虚火内盛的人则症状更为突出。秋燥可以从以下方面调养: 饮食调养 晚秋时节,雨水渐少,...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729.html

数字与中医概念的演_【中医宝典】

...相应也”的全息模拟中,大自然界以数字造人,以数字造物,并使中医概念的形成与演进无不充满着数字含义。本文以最完整的自然数基元0、1、2、3、4、5透视相关中医概念的演与内涵。1  自然数字的内涵1. 关于数字0数字0是宇宙第一个自然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521.html

秋三月饮食宜忌原则_【中医宝典】

...,邪最易耗人体阴液,此时人们往往会有不同程度的口、鼻、皮肤等部位的干燥感,会出现口干舌燥,毛发不荣,小便短小,大便干结等“秋燥症”。故宜吃些具有生津养阴滋润多汁的食品,忌 吃辛辣香,煎炸炒爆的助火伤阴之物。中医认为,肺与秋气相应,秋季...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7585.html

五脏液_身形脏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五脏液指五脏受水谷之,淖注于外窍而化为五液。 【五脏液】 《素问.宣明五气篇》记载“五脏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五液之由来,清.张志聪认为是“五脏受水谷之,淖注于外窍而化为五液”(《素问集注》)。...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202.html

拔罐基础_中医拔罐_【中医宝典】

...拔罐 拔罐不当亦致病 拔罐的操作步骤 拔罐的操作方法简介 拔罐的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拔罐的常见反应及处理方法 拔罐的定义和作用机理 拔罐的方法与应用 拔罐的基础注意事项 拔罐的介质 拔罐的禁忌与注意事项 拔罐的器具 拔罐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baguanjichu-603-1.html

夏季谨防暑_【中医宝典】

...天气炎热,人们常因怕热贪凉而患上感冒,即中医所说的“暑”,其表现除了一般的感冒症状外,还有心烦、口渴、汗出、胸闷、恶心等现象。 本病的发生,多因人体正气不足,暑热或暑湿秽浊之邪乘虚侵袭而为病。中医认为,暑有阴暑、阳暑之分,阴暑即暑,...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4253.html

共找到854,24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