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群力中办院,汇中西学说更新_医药史料_【中医宝典】

...六十张,后增至百余张,活人无数,造福一方。 虞祥麟者,早年习伤、外科,悬壶杭城,颇有名。于民国十八年(公元1927年),在皮市巷附近创办“祥林医院”,以中医伤科为主,设病床二十张,并邀请当时杭城名医裘吉生、陈道隆、何公旦等,为特约医师;后又...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2/b34714.html

袁序_《研言》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于温热脾胃最精等处,皆极平允之论,以视黄坤载、陈修园辈之一味泥古,抹煞先贤者,其相去为何如耶。迹其生时,适当洪杨割据,天下大乱之时,故虽镂版,而所传未广。余曩读《世补斋》书,即知有先生此书,而四方寻觅,竟未得见。后承霁青先生赐览,因...

http://qihuangzhishu.com/769/2.htm

正本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论著作。一卷。宋·程逈撰于1176年。作者结合临床实践,论述中某些学术问题,其中确有独到见解和可取之处,但也由于作者受时代影响,有较浓厚的理学观点,甚至提出疫疠、伤寒没有传染性。须予批判地对待。现存明初刻本,几种清刻本,及《十万卷楼...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664.htm

正本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论著作。一卷。宋·程逈撰于1176年。作者结合临床实践,论述中某些学术问题,其中确有独到见解和可取之处,但也由于作者受时代影响,有较浓厚的理学观点,甚至提出疫疠、伤寒没有传染性。须予批判地对待。现存明初刻本,几种清刻本,及《十万卷楼...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996.htm

吴锡璜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近代医家(1872-1950年)。字瑞甫,号黼堂。同安(今属福建厦门)人。光绪年间(1895-1908年)举人,后弃官就医。其七世先祖吴撝吉精于,锡璜承其父吴筠谷之教。后悬壶于厦门,并创办“厦门国医学校”,学员遍海内外。日寇占领期间,拒...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131.htm

耽嗜五十年--名医饱学杂谈_【中医宝典】

...倡“渔猎群书,搜罗百氏”,已成后世医家座右铭。而“耽嗜五十年”,则是张子和晚年在一首言志诗中的夫子自道,可谓终身苦读的写照。 虽云 “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强调临床实践的重要性,但这丝毫不能成为忽视读书的理由。近代名医朱沛文指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16.html

医学渊源论_《医学源流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医学之最古者《内经》,则之祖乃岐黄也。然《本草》起于神农,则又在黄帝这前矣。可知之起,起于药也。至黄帝则讲夫经络脏腑之原,内伤外感之异,与夫君臣佐使,大小奇偶之制,神明夫用药之理。医学从此大备。然其书讲人身脏腑之形,七情六淫之感,与...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yuanliulun5175/160-9-3.html

绪言_《原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原旨》,为医家必本之,推原其大旨如此。至于针灸一法,另有专书,故略收一二,余多节去。其据文注释,皆广集诸家之说,约取张氏者为多,苟或义理未畅,间尝缀以愚见,冒昧之责,何所逃避?际此医风流弊之日,苟有一人熟读而精思之,则未必无小补云。...

http://zhongyibaodian.com/yijingyuanzhi/620-4-0.html

《难经释》_《冷庐医话》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徐灵胎《难经释》,辨正误谬,有功医学,其释“分寸为尺,分尺为寸”云∶关上分去一寸,则余者为尺,关下行去一尺,则余者为寸。诠解明晰,可谓要言不烦。(炳章)按∶徐灵胎,雍干时人,笃信汉唐以前方书。《难经释》,以经解,参以实验发明,有功...

http://qihuangzhishu.com/701/84.htm

(六)_《中国籍考》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卷。附运气论奥。运气图括二书。时即所纂集也。〔亡名氏内经类旨〕藏目录卷阙 未见〔张氏(介宾)类〕明志四十二卷 存自序曰。内经者。三坟之一。盖自轩辕帝。同岐伯鬼臾区等六臣相讨论。发明至理。以遗教后世。其文义高古渊微。上极天文。下穷地纪。中...

http://qihuangzhishu.com/485/13.htm

共找到154,74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