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颤震_【中医宝典】

...,中医治疗本病取得了一定效果。 《内经》称本病为“掉”、“振掉”,《素问·五常政大论》描述了其临床表现,如“其动摇”、“掉眩巅疾”、“掉振鼓栗”,《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病变在肝,《素问·脉要精微论》“骨者髓之府,...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109.html

消渴_《虚损类钩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消渴,西医名之糖尿病。传统的中医学理论一直认为本病之位以肺、脾、肾、三焦为主,关键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但经现代科学证实,胰腺才为本病之发病核心。受西医学理论的影响,目前在中医临床及科研方面,降糖一直是治疗及研究的重点,医者满脑子...

http://zhongyibaodian.com/xusunbingleigouchen/1042-8-6.html

十九条_《医学纲目》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满,皆属于上,谓上焦心肺之疾也。此皆五脏之疾,由于内动者也。天之三阴三阳化六,以生寒暑燥湿风火,内应人之六腑,外引十二经络。诸热瞀 ,皆属于火,手少阳三焦经也;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手少阴心经也;诸逆冲上,皆属于火,手厥阴心包...

http://qihuangzhishu.com/335/794.htm

脏腑_《中医基础理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饮食物的消化和水谷精微的吸收、输布的功能活动。如果脾胃纳运失调,升降失常,燥湿不济,也会相互影响,导致消化讥能失常,产生各种病变。(四)肝的1.肝的生理病理特点:肝为风木之脏,主疏泄而藏血,其升发,喜条达而恶抑郁,主筋,开窍于目,与胆相...

http://zhongyibaodian.com/jichulilun/44-8-4.html

外科疾病的因病_《中医外科学》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外科疾多生于体表,易诊断,但每一种外科疾病都有不同的致病因素和发病机理,中医临床主张“审症求因,辨证论治”,不同的因病,证候与治疗也就不同。因此,掌握因病,对于诊疗外科疾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http://qihuangzhishu.com/80/6.htm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疾病的因、、证、治,贯穿着内伤杂的脏腑辨证方法,并收载方剂 262首。所以说,张仲景确立了中医诊治的辨证论治体系和理、法、方、药等运用原则,从而使中医理论与临床融贯成一体,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秦汉时期出现的上述医著,...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87.html

寿自延_养生基础_【中医宝典】

...人要想健康长寿,就要去除这“难”。嵇康有言:“者无于胸中,则信顺日跻,道德日全,不惜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旨也。” 如今兴起养生热,什么“饮食养生”、“医药养生”、“运动养生”、“季节养生”、“气功养生”等等不一而足。养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015.html

中药有毒原因在医生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规范——“适”,形成了中药配伍的七情理论及君臣佐使原则。 “适”是个体确定的,取决于证候性质,与医生的思维逻辑密切相关。 现在挂着中医招牌的医生中,临床用药决策思维一般分两类:一是辨证论治思维逻辑,对应证候、遵循中药四五味等理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853.html

银屑病实质为郁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卫分,温邪由表入里,传入分,进一步内传深入营分,并进而进入血分”的“血热”形成观显然是不同的。 对于温,在“卫气营血”之外也还有不同的观点,如李士懋先生在《温病的本质与治疗》一文中说:“温病的本质是郁热,不论新感温病、伏气温、...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796.html

论《金匮》之奔豚即《内经》之心痹_【中医宝典】

...关键词:奔豚 心痹 《金匮》 《内经》 摘要:本文通过《金匮要略·奔豚脉证治第八》和《素问·痹论》原文对照,发现《金匮》之奔豚与《内经》之心痹除致病因素有所不同外,其病证、几乎如出一辙,从而认为《金匮》之奔豚即《...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510.html

共找到861,01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