燥湿浅识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成,是湿从之理也。肿胀,肝肾阴郁不能行水,津液失于输布,水湿停聚,是从湿化之变也。由此可见燥湿杂合治疗的必要性。 从燥湿与脏腑的关系而言,湿盛病在脾,则涉及胃、肺、肝、肾,互为交叉复合,表现为脾湿胃、脾湿肺燥、...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800.html

深秋调养脏腑 莫错良机_顺时养生_【中医宝典】

...中医认为,五脏要和四季相对应,秋季对应的是肺。秋季强调养阴,而养阴的重点就是养肺阴,要防润肺。 秋冬季节,是各类疾病的高发期,但也是调理身体的好时机,只要做好保健工作,不仅能健康地度过“多事之秋”,还能为身体打好过冬的“基础”。 肺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3983.html

巧用药膳止咳_【中医宝典】

...杏仁炖雪梨 取甜杏仁15克,去皮打碎,雪梨1只洗净去皮切片,同放碗内,加冰糖20克,放水适量,置锅内隔水炖煮30分钟即可服用,每天早晚各一次,连服3~5天,有较好的润肺、止咳作用,可作为秋令小儿常食保健品。 陈醋冰糖汁 冰糖100克捣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525.html

病_《眉寿堂方案选存》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形脉俱虚,不饥不食。积劳虚人,得深秋凉气外侵,引动宿邪,内蒸而为烦渴,已非柴、芩、半夏之症。急救津液,以清伏邪。竹叶 生地 梨汁 连翘 麦冬 蔗汁□不治失血,独取时令湿邪,得以病减。凡六气有胜必复,湿去致来。新秋暴暑烁,且养胃阴,白露...

http://zhongyibaodian.com/meishoutangfanganxuancun/828-4-4.html

六淫先兆_《中医疾病预测》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内寒”等。而单纯的脏腑功能失调所导致的类似六淫的病变,又称为“类六淫”。包括风气内动,寒从中生,湿邪内滞。,火热内生。无论外六淫,内六淫和类六淫,都以六淫病证为外兆,不但在中医病因病机学中有重要位置,而且在疾病预报中有很大的实践价值...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jibingyuce/128-4-9.html

结_《医学入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通,愈伤元气。湿郁胀满热有时,湿热怫郁,心腹胀满,有虫积者,槟榔丸。凡结有时者,为实;无时者,为虚。有药石毒者,大小便闭,气胀如鼓者,三和散合三黄汤;饮食毒者,香连丸;胃火者,白虎汤。少脏寒七情惯;少因发汗、利小便过多及产后失血等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rumen/346-13-28.html

脉案_《类证治裁》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徐 老年上盛下虚,呛咳上气,声哑嗌干,咳则起坐,卧不安枕,溺黄便硬。此由温邪、渐传入腑,脉虚涩,两寸俱大。治仍清上。用生地、麦冬、竹叶、沙参、贝母、玉竹、山栀、甘草、枇杷膏,数服遂平。朱邑尊 疟瘳复感秋燥,虚阳上冒,则为头眩耳鸣,不...

http://qihuangzhishu.com/592/43.htm

_《顾松园医镜》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厥,此嘉言所以有病起于秋,而,金受火刑,及同火热之说也。要之沈氏之论,乃感深秋燥气之凉,故用苦温表散,喻氏之论,乃平素阴虚肺热枯之人,复秋燥,燥热相合,故用滋阴清凉。二说似乎相反,而实不相悖。又嘉言云∶左 〔小肋〕胁痛,不能转侧...

http://zhongyibaodian.com/gusongyuanyijing/617-16-2.html

什么是中医诊断学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中医诊断学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研究如何诊察病情、辨别病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 它是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为中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要骨干课程。 中医诊断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对病人进行检查,收集患者的病情...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09.html

_《银海指南》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干劲皴揭,皆属于。至真要大论曰∶诸气 郁,皆属于肺。喻嘉言谓属于肺之也。又曰∶诸痿喘呕,皆属于上。亦属于肺之也。或因蓄热胜湿而,金衰耗而,或猝感寒邪,阳气郁于外而,或恣食生冷,阳气郁于内而,或因于湿,湿化热而,或因于风,风胜...

http://qihuangzhishu.com/751/18.htm

共找到854,24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