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声。从金,勺声。本义:以钩饵取鱼) 同本义 [angle] 钓,钩鱼也。——《说文》 以钓于淇。——《诗·卫风·竹竿》 子钓而不纲。——《论语》 闲来垂钓碧溪上。——唐· 李白《行路难》 孤舟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 柳宗元《江雪...
...天钓,亦惊风之证,但天钓发时头目仰视,惊风则无也。〔汤〕小儿螈 不定,翻眼抬睛,状若神祟,头目仰视,名为天钓。凡有此疾,宜服苏合香丸,灸两手大拇指两甲肉相半,男先灸左,女先灸右,及两足大拇趾中间各三五壮,又灸前后手心各五壮,此皆得效之法。...
...孔子曰:“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又曰:“未信,则以为谤己。”孙卿曰:“语而当,智也;默而当,知也。”《尸子》曰:“听言,耳目不惧,视听不深,则善言不往焉。”是知将语者,必先钓于人情,自古然矣。 韩子曰:“夫说之难也,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
...天钓者发时头目仰视。惊悸壮热。两目反张。泪出不流。手足搐掣。不时悲哭。如鬼祟所附。甚者爪甲皆青。盖由乳母浓味积毒在胃。致儿心肺生热。热痰郁滞为患。加以外挟风邪而发。法当解利其邪。钩藤饮。面色皎白。气虚喘促者。四君子汤加蝎尾。内钓者。腹痛多...
...《本草图经》钓藤钓藤图片,《本经》不载所出州土。苏恭云出梁州,今兴元府亦有之。叶细茎长,节间有刺,若钓钩,三月采,字或作吊。葛洪治小儿方多用之。其赤汤,治卒得痫,用吊藤、甘草炙各二分,水五合,煮取二合,服如小枣大,日五夜三,大良。又广济及...
...天钓,亦惊风之证,但天钓发时头目仰视,惊风则无也。〔汤〕小儿螈 不定,翻眼抬睛,状若神祟,头目仰视,名为天钓。凡有此疾,宜服苏合香丸,灸两手大拇指两甲肉相半,男先灸左,女先灸右,及两足大拇趾中间各三五壮,又灸前后手心各五壮,此皆得效之法。...
...(《别录》下品) 【校正】自木部移入此。 【释名】弘景曰︰出建平。亦作吊藤。疗小儿,不入余方。 时珍曰︰其刺曲如钓钩,故名。或作吊,从简耳。 【集解】恭曰︰钓藤出梁州。叶细长,其茎间有刺,若钓钩。 颂曰︰今秦中兴元府有之。三月采。 宗奭曰...
...天钓阳,内钓阴。天钓者,壮热惊悸,眼目翻腾,手足抽掣,或啼或笑,喜怒不常,甚者爪甲皆青如祟之状。盖由乳母酒肉过度,烦毒之气入乳乳儿,遂使心肺生热,痰郁气滞,加之外挟风邪,致有此耳。治法解利风热则愈。又有内钓者,腹痛多啼,唇黑囊肿,伛偻反张...
...出自:清代诗人王士祯的《题秋江独钓图》 原文如下: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赏析 这里描写一个渔夫打扮的人,在江上垂钓的情形:一个渔人,一件蓑衣,一顶斗笠,一叶轻舟,一枝钓杆,渔人一面歌唱,一面...
...天钓者,发时头目仰视,惊悸壮热,两目反张,泪出不流,手足搐掣,不时悲笑,如鬼祟所附,甚者爪甲皆青。盖因乳母浓味积毒在胃,致儿心肺生热痰郁滞,或外挟风邪为患。法当解利其邪,用钩藤饮。上气喘粗者,用乌蝎四君子汤。内钓者,腹痛多喘,唇黑囊肿,...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